为使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作用,从产业链创新主体的角度出发,提出政府部门、3D打印企业及各相关主体协同创新支持策略。
首先,基于我国3D打印技术产业化现状,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,应着力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与发展环境。第一,制定出国家层面的统筹发展与产业布局计划,引导社会资源适当向这一新兴产业倾斜,使产业链结构趋于完整。
其次,在产业上游以增加相关科研项目的方式加大研发人才、资金等资源的投入,进行3D打印人才培养,同时解决3D打印材料、设备技术等问题。同时,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,为其研发、经营、进出口贸易提供政策优惠,增强其融资能力。再者,伴随技术的发展,完善产权保护法规及政策。
同时,3D打印企业应打造自身竞争力与影响力,积极与相关产业主体形成战略联盟,保持管理层面的协调一致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高效交互以整合资源,引领产业协同发展。首先,探索完善的商业模式使产业前景日趋明朗,因此吸引更多金融机构、风险投资的加入,健全3D打印产业链及其辅助产业,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利益者联盟。对研发与市场产品需求以系统一体化的方式进行管理,进一步挖掘3D打印技术优势,依据市场动态在现有价值实现途径上进行衍生和拓展。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,探索与传统制造模式融合的生产制造方式。同时制定出资金的进入退出机制,以支撑产品研发、生产、运营活动。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实现3D打印企业、大学、研究院、服务商网络、消费市场等之间的信息交互,利用信息的实时性达到高效、快速的反馈,在产品研发、战略合作、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协同发展。
最后,各相关企业应提升对协同创新重要性的认识,积极参与3D打印产业链协同机制的制定,以利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发挥。首先,服务商、金融机构、研究院等对3D打印产业的发展给予关注,在做好风险收益评估的前提下适当投入资源。同时,与3D打印企业进行信息交互,制定出适合各方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,实现各主体之间管理、业务的有效对接。最后,注重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金融机构与风投机构在资本上具有优势,但需有效控制风险。大学、研究院在加大研发资源投入的同时,注重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挖掘,并要符合标准体系的基本要求。服务商网络可以利用现有的相关客户资源做消费市场的有力渗透。加强3D打印产业概念宣传,根据各消费市场独有的特征开展产品研发、战略制定、市场推广等活动。